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共45款唇部護理產品,發現當中8成樣本均含有礦物油物質MOSH,在體內積聚後可能導致脂肪肉芽腫生長,另外,有23款含有可能致癌物質MOAH。消委會強調,使用者經常會不自覺地將潤唇膏吞下,尤其對較常使用相關產品的消費者而言,是否含有害物質特別值得留意。
消委會引述海外研究指出,每日塗抹潤唇膏2次,一年可能已吞食約4支潤唇膏。故消委會測試市面上共45款唇部護理產品,當中28款為傳統支裝、8款為軟管裝,均為打開瓶蓋後即可塗上嘴唇、9款為瓶裝,要用手指沾取再塗抹使用。售價方面,45個樣本定價懸殊,每支/瓶售價由$13至$,以每克(或毫升)計則介乎$1.3至$56.1不等,售價相差逾40倍。
產品售價懸殊大部分含或致癌物質
是次測試較關注潤唇膏所含物質,並特別針對樣本所含有之「礦物油物質」作比較。消委會指MOAH是另一種存在於礦物油成分的物質,可能含有致癌物質,部分懷疑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接收測試之45個樣本中,23款檢出微量至少量MOAH混合物,總量由0.%至最高4.5%。
23款含MOAH樣本一覽(由高至低)
丹麥消費者組織THINKChemicals認為,MOAH是懷疑致癌物質,建議盡量減少攝入。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則建議,MOAH混合物的含量應該低於檢測極限,但未有設定任何建議限值。而德國BfR的研究資料顯示,減少化妝品中MOAH含量在技術上屬於可行。消委會強調,單憑MOAH的數值不足以判別是否具致癌性,但仍建議潤唇膏產品生產商盡可能降低產品中MOAH的含量,保障消費者(尤其嬰幼兒)安全。
兩種礦物油影響各異
消委會又指除有機會致癌的MOAH混合物以外,大部分測試樣本亦含有不同種類之「礦物油物質」MOSH,過量攝取有機會影響內臟健康。消委會指現時國際間未有法例規管化妝品中礦物油物質MOSH和MOAH含量,但就建議供應商盡量減低產品中MOSH和MOAH混合物的含量,確保產品的安全程度,加強對消費者的健康保障。
*消委會參考海外研究之建議
有廠商指消委會檢測方法未獲國際認可
針對產品或含致癌物疑問,「凡士林」的生產商認為,兩款產品中所用的礦物油成分花士苓(petrolatum)經過純化精煉達到藥品等級,同時符合國際和香港現行法規規範,並沒有安全疑慮。而樣本檢出的礦物油物質MOSH和MOAH必然存在於花士苓的組成化合物,又指並非所有MOAH都有安全疑慮。
「DermalTherapy」的代理商向消委會提交了產品中各個成分的毒理分析報告及成分檢測報告,以證明所用成分並不屬致癌物質。「QV」的生產商則提供了其所用礦物油成分不同批次的檢測報告,以證明該等成分中沒有檢出致癌物質PAHs,該公司強調產品成分既符合歐盟藥典和英國藥典的規格要求,亦符合歐盟化妝品條例的要求,並指消委會用作檢測樣本中礦物油物質的檢測方法並不是國際認可的標準檢測方法。
香港健康资讯平台致力传递香港最新的医疗资讯、医院和专科医生的预约、进口药物和疫苗预订!医院的资深医生、教授密切联系,力求将安全、先进的医疗产品带给我的朋友,助朋友实现健康幸福人生。
資料來源: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