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提纲是根据《诊断学》第九版教材和同医院检验科教师上课教授内容整理,适用于第一临床学院期末考试。请以课本为主,本提纲为辅。
2.本提纲中有大量根据个人习惯的简写,容易导致混淆。例如“A”在第二章代表嗜酸性粒细胞,在第六章代表清蛋白。请注意区别。
第七章常用生化检测
(一)血糖相关检测
1.空腹血糖FBG:参考值:3.89~6.11mmol/L。
(1)增高见于:饮食/运动,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各种应激性疾病、药物影响等。
增高的分级:FBG受损(7.0mmol/L),高血糖症(7.0mmol/L)。后者分为轻度增高(7.0~8.4mmol/L),中度增高(8.4~10.1mmol/L),重度增高(10.1mmol/L)。肾糖阈:8.9mmol/L。
(2)降低见于:胰岛素过多、肝糖原储存缺乏、消耗性疾病等。
降低的分级:血糖减低(3.9mmol/L)、低糖血症(2.8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针对于可疑糖尿病。75gGlu标准OGTT。(下表单位均为mmol/L)
FBG
0.5h
1.0h
2.0h
3.0h
尿糖
参考值
3.9~6.1
高峰,一般7.8~9.0,11.1
7.8
空腹水平
均为阴性
糖耐量异常(IGT)
7.0
高峰延长至1h后
7.8~11.1
恢复时间延长至2~3h后
阳性
糖尿病诊断
的三个条件
≥7.0且有症状
≥11.1
有症状,随机血糖≥11.1
阳性
功能性
低血糖
正常
高峰时间、峰值正常
2~3h时出现低血糖
(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肝源性
低血糖
偏低(广泛肝损伤/病毒性肝炎)
高峰时间提前、峰值高于正常
高水平
阳性
(1)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BG降低,口服Glu后升高也不明显,2h时仍低水平。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Glu后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2h时却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严重肝损伤。
3.糖尿病分型试验:如表。
胰岛素
血清C肽
I型糖尿病
空腹时明显降低;
口服Glu后释放曲线低平
释放曲线低平
II型糖尿病
空腹时正常/稍高/稍低;
口服Glu后延迟释放
释放延迟或呈低水平
胰岛β细胞瘤
高水平
高水平
4.糖尿病长期控制程度试验:
(1)糖化血红蛋白GHb测定:HbA1c反映了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2)糖化清蛋白GA测定:GA反映了近2~3个星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二)血脂相关检测
1.总胆固醇测定:70%为胆固醇酯,30%为游离胆固醇。
(1)增高见于:AS,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肾病综合征。
(2)减低见于:甲亢、严重肝病、营养不良等。
2.三酰甘油TG测定:临床意义同上。
3.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
(1)如表。
LDL
脂蛋白(a),LP(a)
HDL
主要载脂蛋白
apoB
apoA(I:II=3:1)
临床意义
致AS因子
致AS,致血栓
清除外周胆固醇,防止AS
(2)apoAI/apoB比值:参考值1~2。其1时诊断冠心病的危险性更灵敏而特异。
(三)心肌标志物检测
1.肌酸激酶CK检测:心肌(CK-MM,CK-MB)、骨骼肌(CK-MM)含量多。
(1)AMI时3~8h即升高,10~36h达峰值,3~4天恢复正常。早期诊断AMI的灵敏指标。
(2)24h时仍不高于参考值,可排除AMI。病程中再次升高,提示再次梗死。溶栓时升高提示再灌注损伤。
(3)CK-MB升高是AMI的特异性指标,高峰和恢复均较CK提前。也可用于诊断再次梗死。
(4)肌肉疾病和手术也可造成升高。此时CK-MB也可升高,但占总CK比值6%。
(5)若使用CK-MB异型则更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
2.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灵敏但不特异。
(1)AMI时,8~18h升高,1~3天达峰值,持续6~10天。对就诊晚者适宜。此外见于各种肝脏疾病、恶性肿瘤、贫血、肺梗死、肌肉损伤等。可用于诊断心肌再次梗死。
(2)同工酶测定:LDH1,2:心肌;LDH3:肺、脾;LDH4,5:肝脏,其次为骨骼肌。按多少排列:2、1、3、4、5。AMI时LDH1,2增高明显,尤其是LDH1(LDH1LDH2)。肝细胞损伤时LDH5增高明显,而胆管梗阻时LDH4升高明显。
3.心肌蛋白检测:
(1)cTnT:心肌损伤的特异确定性指标。AMI后3~6h即升高,10~24h高峰,10~15d恢复正常。是心肌微小损伤、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唯一确诊方法。对于判断心肌再灌注损伤也有独特价值。
(2)cTnI:意义同cTnT,AMI后3~6h升高,14~20h高峰,5~7d恢复。
4.肌红蛋白Mb检测:早期诊断AMI,0.5~2h即升高,5~12h高峰,18~30h恢复。也见于骨骼肌损伤等。6~12h不升高可排除AMI。
5.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检测:早期诊断AMI较Mb更有价值。也见于骨骼肌损伤。
6.AST:6~12h升高。
7.总结:
(1)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Mb,CK,CK-MB,FABP
(2)特异性指标:cTn,CK-MB
(3)再灌注标志:Mb,cTn,CK
(四)其他生化检测
血钾检测:参考值:3.5~5.5mmol/L。高钾血症:摄入过多;排泄不足(少尿、潴钾利尿剂);分布异常(细胞损伤、酸中毒、溶血);低钾血症反之。
血淀粉酶AMY:急性胰腺炎、腮腺炎时,可升高;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晚期时AMY降低。
胆碱酯酶ChE:有机磷中毒时活性减低。
第八章临床免疫学检测
(一)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肝细胞肝癌,生殖腺胚胎肿瘤;也见于肝病、妊娠(畸形、先兆流产等也可升高)。
癌胚抗原CEA:广谱。消化系肿瘤(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t-PSA↑,f-PSA/t-PSA0.1。
糖链抗原[CA]: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也见于肝胆和胃肠道疾病。
癌抗原[CA]:提示卵巢癌,较为灵敏(黏液型除外)。也见于多种其他肿瘤和肝硬化。
癌抗原[CA]: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检测、预后判断。也见于其他多种肿瘤。
(二)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因子RF: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以IgM为主。主要见于类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见于其他自免性疾病(SLE、SS等)。
抗核抗体ANA检测:无器官种属特异性,主要是IgG。ANA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Hep-2细胞和鼠肝)。表现:均质型,颗粒型,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核仁型。
*可提取的核抗原ENA:膜载体酶免疫(免疫印迹实验)。如表。
抗核抗体
临床意义
抗dsDNA抗体
(最特异和敏感的方法:IIF,锥虫和绿蝇短膜虫)
活动期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抗Rib抗体
SLE的特异性指标
抗SSA抗体、抗SSB抗体
见于SS(干燥综合征)
抗nRNP抗体
与MCT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
抗Scl-70抗体
见于PSS(进行性系统性硬化)
抗Jo-1抗体
对肌炎伴间质性肺纤维化有高度特异性。
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
3.抗线粒体抗体AMA:见于多种肝脏疾病。
4.抗组织细胞抗体检测:
(1)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2)抗胃壁细胞抗体:见于慢萎胃(%)、恶性贫血(90%)。
(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见于桥本甲状腺炎。
(4)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诊断血管炎的特异性指标。使用IIF检测:
①胞质型cANCA:针对蛋白酶3。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G。
②核周型pANCA:针对MPO。主要见于多发性微动脉炎、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自免性肝炎。
(5)抗AchR抗体(AchRA):敏感而特异的重症肌无力诊断指标。
5.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19S的IC容易沉积于组织,CIC主要检测19S者。
6.冷球蛋白检测:30℃时易自发沉淀,升温又溶解的免疫球蛋白。见于病毒感染、自免等。
第九章感染相关检测
(一)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血液采集:
时间
1.发热初期、寒战时(体温上升期)。
2.一般24h内抽2~3套;亚急性心内膜炎时,1~2h内抽2~3套。
3.急性期,抗生素或局部治疗(或下次用药)之前。
避免污染
1.使用专门的无菌容器,不能使用采血管。
2.三步消毒法:70%乙醇30s,1~2%碘酊1min,70%乙醇30s。范围d=5cm。
采血部位
(肘)静脉,注意避免输液管影响。换针、换采血点方才视作多套培养。
采血量
成人8~10ml×2(需氧厌氧各1瓶)。婴幼儿1~3ml,仅检测需氧菌。
运送
一般2h内送检,常温保存。
2.尿液采集:中段尿。导尿法时,弃掉最初15ml再留取,或留置48h后取,但应避免使用尿袋中的尿液。可以暂存于4℃冰箱保存(6h)。
3.粪便和痰液:建议3天,每天1次送检。
(1)下呼吸道标本立即送检、1h内接种。
(2)严禁冷藏。因为病原菌往往对条件要求更为苛刻。
(3)怀疑分枝杆菌时,送检3天清晨痰液。
4.创伤部位:先清创消毒。疑为厌氧菌感染时,立即将针头插入无菌橡皮塞送检。
(二)药敏试验
K-B纸片琼脂扩散法:抑菌圈越大越敏感。
稀释法:通过对抗菌药物进行稀释,检测能抑制检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MIC越低则越敏感。
耐药菌监测试验:
(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多重耐药性,对于除新型头孢菌素以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纸片法。
(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对一~四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均有水解作用,多见于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G—杆菌。双纸片扩散法(加克拉维酸比不加的抑菌环直径≥5mm)。
(3)D-试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使用琼脂扩散法,红霉素、克林霉素相距15~26mm,观察克林霉素抑菌环。若呈“D”形,为红霉素诱导的克林霉素耐药,即使克林霉素抑菌环很大,也报“R”。
(三)常见感染实验室检测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试验:近期有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肥达Widal试验:伤寒H1:,伤寒O、副伤寒H、O1:80为正常。
(1)O、H均↑:伤寒。
(2)O↑,H不↑:感染早期,或与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3)O不↑,H↑: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3.结核感染Tcell检测T-SPOT:检测结核杆菌特异的分泌细胞因子的效应T细胞。
4.TORCH: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5.梅毒螺旋体检测:
(1)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诊断早期梅毒快速、可靠,尤其是出现了硬下疳但血清反应阴性者。
(2)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①非特异性定型试验(过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R、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②特异性抗体确诊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6.HIV检测:
(1)筛选试验:ELISA,免疫荧光,快速胶体金法。
(2)确诊试验:蛋白印迹、RT-PCR法。
7.C反应蛋白CRP:由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临床意义:
(1)细菌性感染时上升,非细菌性感染时不升高。
(2)各种应激均可导致CRP升高:化脓性感染、组织坏死、器官移植急性排斥、恶性肿瘤等。
(3)风湿热活动期升高,稳定期不升高。
8.真菌感染相关实验:
(1)G实验:1,3-β-D葡聚糖检测,区分细菌/真菌。
(2)GM实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区分曲霉菌与其他真菌。
(3)双相真菌dimorphicfungi:致病真菌。不同温度下培养有不同形态特征。
(四)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测
甲肝实验室检测:HAV颗粒;RNA基因组;抗体(IgM/A;IgG)
乙肝实验室检测:
(1)乙肝五(六)项:
HBs
Ag
HBs
Ab
HBe
Ag
HBe
Ab
HBc
Ab
HBcAb
-IgM
临床意义
+
HBV-DNA整合状态
+
+
急性HBV感染早期,复制活跃
+
+
+
+
大三阳:急/慢性乙肝,复制活跃,传染
+
-
+
+
急/慢性乙肝,复制减弱;或慢性携带者
+
+
+
+
小三阳: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复制减弱
+
+
+
-
HBV复制停止
+
+
乙肝恢复期,弱传染
+
+
+
急性感染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
+/-
+
急性感染康复期,或既往感染
+
既往感染,但未产生HBsAb
+
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
+
+/-
急性乙肝窗口期,HBsAb/Ag空白期,可能处于HBV平静携带;或既往感染
+
+
+
HBsAb出现前,HBV低度复制
+
+
+
+
+
不同亚型(变异型)HBV再感染
-
+
+
HBsAg变异
+
+
-
+
表面抗原、HBeAg变异
(2)Pre-S1或S2抗原:提示传染性、复制活跃。
(3)DNA检测。
3.丙肝检测:RNA和抗体。
(五)医院感染
定义:病人在住院期间/在院诊疗期间获得的感染,医院获得的感染。
最常见:细菌(正常/条件致病菌),最常造成下呼吸道感染。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Lancil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