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珠海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

39皮肤影像专场2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皮肤影像第2场于年4月17日上午在珠海会展中心珠海厅1举行,大量与会同道前来参加。

该专场由刘洁教授(医院),辛琳琳教授(医院),邹先彪教授(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共同担任大会主持人。发言专家们针对面颈部疾病的皮肤镜表现、躯干四肢疾病的皮肤镜表现、掌跖部位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外阴部位疾病的皮肤镜表现、甲病的皮肤镜表现、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日光性角化病的精准诊治及随访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等共6个课程进行了大会交流。

辛琳琳教授:《面颈部疾病的皮肤镜表现》。针对面颈部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性、恶性、黑色素细胞和非黑色素细胞性皮损如:玫瑰痤疮、激素依懒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结节病、皮脂腺增生病、粟丘疹、角化棘皮瘤、日光性黑子、脂溢性角化症、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恶性雀斑样痣黑色素瘤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对皮肤镜特征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与在座同道进行交流。根据面部皮损特征性的皮肤镜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刘洁教授:《躯干四肢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刘洁教授通过病例分享的方式,对色素型Bowen病,浅表型基地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汗孔瘤、脂溢性角化、早起蕈样肉芽肿、银屑病、毛发红糠疹、Paget病的皮肤镜特征表现,及疾病之间的皮肤镜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皮肤科查体“新方式”:视诊、触诊、皮肤镜检查。并对《中国皮肤影像及人工智能状况调研报告》进行了分享。

邹先彪教授:《掌跖部位疾病的皮肤镜表现》。邹教授对掌跖部位色素性皮肤病:色素痣、黑素瘤;感染性皮肤病:跖疣、掌黑癣;炎症性疾病:掌跖脓疱病、湿疹;甲病:真菌病、甲母痣、黑素瘤的皮肤镜表现进行讲解。对黑素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肢端痣多种模式、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邹教授强调皮肤镜诊断要重视临床病史的询问,对提高皮肤镜的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

李薇薇教授:《外阴部位疾病的皮肤镜表现》。李教授先对外阴部位组织学特征、黏膜部位皮肤镜特征、皮肤镜模式进行介绍。对外阴黑变病、雀斑样痣、雀斑样交界痣、外阴色素痣、黑素瘤、脂溢性角化、外阴基底细胞癌、鲍温病、血管角皮瘤、表皮样囊肿、乳房外Paget病、硬化性苔藓、扁平苔藓、银屑病、慢性单纯性苔藓、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病、阴虱等多种外阴部疾病的皮肤镜表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李教授对皮肤镜的使用分享了一些新的体会:认为皮肤镜是肉眼检查的补充,可以避免盲目活检,监测疾病变化过程,客观评估治疗反应,但是一定不能脱离临床,如果皮肤镜无法准确诊断时,一定要做病理。

孟如松教授:《甲病的皮肤镜表现》。孟教授认为皮肤镜对甲疾病的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皮肤镜能够避免甲疾病的盲目活检,避免致残。并提出黑甲的皮肤镜观察顺序及黑甲皮肤镜表现模式,不同的模式对不同疾病、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对黑甲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出对假哈钦森征的皮肤镜表现要注意观察和随访。最后对甲病进行小结,通过学习对甲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喻楠:《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日光性角化病的精准诊治及随访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日光性角化病(AK)是与长期日光暴露有关,多累及经常日晒的中老年人,是一种癌前病变,可发展为侵袭性鳞癌,所以临床上尽早诊断日光性角化病,及早干预十分重要。喻教授从皮肤镜下AK的特征性表现:背景红斑、假性网络、白色或黄色表面鳞屑,毛囊周围毛细血管。AK逐步进展为鳞癌的特征表现、AK的精准治疗连续监测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讯员:医院

40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研究中心专场

4月27日10:00-12:00会议中心会议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研究中心举行了专场会议。本次会议医院刘全忠教授、医院李珊山教授,南医院杨立刚教授主持。

首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陈祥生教授,演讲题目是“国内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流行与防治策略”。陈教授讲到西太区是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疾病负担最高的地区,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具有性传播疾病国际级检测中心,这些国家衣原体报告数量增加,我国衣原体感染发现病例增加但发现报告存在严重不足。根据现有的研究,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约为4%-5%,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甚至发生不孕不育、宫颈癌。此外,陈教授讲解了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方法、疫苗现状、治疗方案、筛查防治、衣原体持续感染的形成及其造成的免疫及临床意义。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南医院的杨立刚教授,为大家讲解不同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进展。沙眼衣原体可以导致性病性疾病和非性病性疾病,可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多数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我国推出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并没有具体到某个部位。杨教授为大家详细阐述了不同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表现、治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

随后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韩燕教授,为大家带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策略新进展。韩教授首先对沙眼衣原体进行了发现历史、生物特性等方面的介绍,进而详细讲解了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细胞培养、核酸检测、免疫层析、ELISA、直接免疫荧光、血清学检测等,并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对,总结了临床检测策略。

接下来是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蔡于茂教授带来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综合防治项目试点经验介绍。蔡教授首先介绍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控制模式,然而,我国尚未开展对人群的主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筛查和制定相关防治策略。蔡教授向大家分享了深圳市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综合防治项目,进而提出了沙眼衣原体感染综合防控策略的思考。

来医院的齐蔓莉教授为大家带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疫苗研究进展。目前沙眼衣原体疫苗的研究主要以小鼠为模型,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例如抗体与CD4+T细胞一样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再感染的作用;生殖道中高IgA水平保护小鼠免受衣原体感染;人类生殖道黏膜IgA抗体与减少局部沙眼衣原体数量有关等。沙眼衣原体疫苗的研制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获得不同型别的保护性免疫,小鼠实验结果能否直接用在人体上,疫苗的安全性如何,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后出场的性病学组组长刘全忠教授,精彩讲述了难治衣原体感染的探索~生物治疗。微生物耐抗生素现象日益凸显,新抗生素的出现却差得很远,我们快速走进“后抗生素时代”。利用噬菌体是控制细菌感染的理想方式,然而目前还未发现沙眼衣原体噬菌体。刘教授介绍了其研究所发现的衣原体噬菌体蛋白对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发现非真核细胞也存在类似于高级生物细胞“凋亡”的自我讲解现象和独特机制,并可以人为触发,它是确切的精准治疗。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病隐匿,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是目前群众对其知之甚少,等到危害发生时追悔莫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研究中心呼吁建立完善的筛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通讯员:孔医院皮肤科

41银屑病疾病研究中心专场

年4月27日10:00-12:00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十字门厅A召开了银屑病研究中心专场会议。为推广银屑病诊疗新知识,推进学术交流,分享传统药物及新药治疗的临床经验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银屑病的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本专场邀请孙良丹教授和李常兴教授共同主持,为大家带来一场银屑病临床领域的学术盛宴。

医院的吕成志教授讲解了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通过对大连市银屑病患者的调查,分析了银屑病让医生和患者都神经高度紧绷的临床现状,并对银屑病治疗不满意以及银屑病治疗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坚持以提高病友生活质量为目的,以综合治疗为主,积极开展适合国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坚持快速治疗和长期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同时辅以健康教育和病友俱乐部活动,赢得众多病友的喜爱。

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徐子刚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诊疗经验,分析了近年来儿童银屑病患病率的上升趋势,探讨儿童重度银屑病的系统性治疗的现状,并分享和总结了在系统使用抗生素、甲氨蝶呤、维甲酸、环孢素、生物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单抗、乌司奴单抗)对儿童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来自安徽医院的盛宇俊教授通过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剖析,解析了银屑病患者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重点讲医院,引进苏金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经历,并展示了接受苏金单抗治疗银屑病患者皮损前后的对比,指出了生物治疗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满足患者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使用便利,依从性好,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来自新疆医院的康晓静教授结合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讲解了银屑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策略,探讨了银屑病序贯疗法的迅速清除阶段、过度阶段和维持阶段中,免疫抑制剂如何合理的应用,着重阐述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与阿维A联合以及免疫制剂与生物制剂联合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自中国人医院的张禁教授聚焦脓疱型银屑病,着重讲解了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分类和治疗,并分享了多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成功治疗的经验,指出脓疱型银屑病发病率不高,治疗困难,应遵循个体化,部分患者有周期性,勿采取急功近利的治疗方法,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很有必要。

医院的权晟教授分享了银屑病的表皮微生态研究。探讨了银屑病皮损中微生物(细菌)的构成、皮损中细菌数量的变化以及皮肤菌群对皮肤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不同部位的皮肤菌群存在差异,在皮损中出现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失衡现象,皮肤微环境影响定植菌的生长,通过模型研究发现皮肤菌群在屏障破坏状态下才能诱导出炎症反应。而改善皮肤屏障对皮肤菌群具有调节作用,保证皮肤屏障的完整能减少有害细菌定植,阻断表皮细菌进入真皮,避免免疫系统活化,预防炎症发生。

通讯员:王文俊安徽医院

42激光学组专场3

年4月27日10:00-12:00,中华医学会第25次全国皮肤性病大会激光学组学术交流,会场设在十字门厅B,会议由钟绮丽、林彤、李雪莉三位教授主持,林彤、程少为、文翔、刘华绪、李雪莉、钟绮丽等6位讲者就微针射频、面部年轻化、化学剥脱术不良反应、黄褐斑治疗的不良反应、联合注射美容、激光副作用等临床常见的热点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实用、贴近临床,受到参会人员欢迎,人的会场人气高涨,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通讯员:医院

43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应用与研究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专题栏目“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应用与研究”于年4月27日上午8:00-10:00在会议中心分会场顺利举行。该场会议由医院曾抗教授、医院陈喜雪教授、医院肖嵘教授主持。四位干细胞移植领域的专家给参会者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第一位讲者是主持人曾抗教授,发表了题目为“干细胞治疗天疱疮”的精彩发言。曾抗教授热情洋溢的分享了国内外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成功治疗天疱疮的病例,提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效果显著,未来可期。随后,曾教授又讲解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SC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况,提示这是一种经济负担小、并发症风险小的有效救急措施。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南京大医院的孙凌云教授,带来了题目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红斑狼疮的疗效和机制”的发言。孙凌云教授从基础研究出发,结合临床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机制与疗效。然后,孙教授简介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剥脱性皮炎、硬皮病、克罗恩病、系统性硬化症等非皮肤科疾病的应用,鼓励大家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医院的彭学标教授,进行了题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的专题报告。彭学标教授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详细分享了SLE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征、SLE患者BMSCs的衰老机制,以及BMSCs移植在SLE治疗中的应用。

最后一位讲者是主持人肖嵘教授,发表了题目为“调节T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演讲。肖嵘教授结合自己团队和国内外文献报告的科研成果,系统地讲解了Treg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并分享了Treg细胞如何治疗SLE、硬皮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通讯员:史茗岚/戴丝淇医院

44痤疮研究中心专场

年4月27日上午08:00——10:00,在十字门厅A,痤疮研究中心专题会议会议圆满召开,会议由何黎教授、劳力民教授、张启国教授担任主持人,全国痤疮研究专家鞠强教授、项蕾红教授、朱婷婷博士、何黎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首选,来自上海医院的鞠强教授带来了主题为“痤疮的临床表型论治”的演讲,全面详细地为皮肤科同道分享了痤疮的不同临床表型及其对应的发病机制,并指出,“上医治未病”,痤疮治疗不仅仅要考虑其分级,还要充分考虑表型及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整堂课让大家对痤疮的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紧接着医院的项蕾红教授分享了题为“痤疮的非药物治疗”,首选介绍了痤疮的常用治疗方法及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选择的原则及时机。然后根据痤疮的不同皮损、分型阐述了化学剥脱(果酸及水杨酸)、IPL、红蓝光、光动力、近红外激光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病例分享,为痤疮非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做出了新的指导。

随后昆明医院医院/医院的朱婷婷博士带来了题为“揭示痤疮的本质——滇重楼防治痤疮的基础到临床”演讲,从痤疮的炎症机制入题,分享了痤疮丙酸杆菌活化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以及滇重楼对痤疮丙酸杆菌、IL—8具有抑制作用。这为痤疮的精准治疗又提供了新的武器。

最后由昆明医院/医院执行院长何黎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如何提高痤疮的诊疗效果”,何黎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现阶段痤疮存在治疗不规范、治疗无靶点、不注重皮肤护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对痤疮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靶点进行了深入科学研究,为痤疮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痤疮临床研究中心专题演讲为皮肤科医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学科进步。

通讯员:杨建婷昆明医院

45光动力诊疗前沿进展专场

春风和煦,听涛拍岸,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在百岛之城珠海隆重召开。年04月27日上午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十字门厅,“光动力诊疗前沿进展”在中华医学会光动力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秀丽教授的带领下如期圆满举行。会议有幸邀请到医院曾抗教医院王秀丽教授同时担任主持,共6位全国知名的光动力专家就光动力领域新进展、新观念进行精彩的多学术报告,来自五湖四海的多位热爱和从事光动力的临床皮肤科医生共享此盛会。

光动力疾病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秀丽教授专注于研究光动力治疗二十余年,此次报告带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讲解PDT效应中的急性炎症机制,提出PDT诱导的免疫学效应依赖于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局部炎症的反应程度,通过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ALA-PDT通过上调趋化因子CCL8、CXCL13的表达,诱导肿瘤局部炎症反应,重塑肿瘤微环境,最终清除肿瘤细胞。为临床应用ALA-PDT治疗皮肤鳞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增强ALA-PDT治疗皮肤鳞癌临床疗效提供新的可能靶点,为进一步应用和推广ALA-PDT治疗皮肤鳞癌打下夯实基础。

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邹先彪教授全面深度总结并解析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光动力治疗指南或共识,发现光动力疗法在国外主要用于浅表性基底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的治疗,而国内主要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和痤疮,同时在大量文献回顾基础上提出日光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与传统PDT疗效相当。为广大临床皮肤科医生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光动力治疗皮肤疾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大家获益匪浅。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陈崑教授带来荧光光谱技术在光动力诊治皮肤疾病的临床应用报告,荧光光谱技术分为自体荧光检测和光动力荧光检测,具有无创、快速、精准、多病灶同时检测的优点,在PDT治疗中有效动态观察光动力治疗的的反应进程,判定治疗效果,可用于有效优化和规范ALA-PDT的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医院尹锐教授为大会带来了《光动力治疗着色性芽生菌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专题演讲,尹教授分享并总结了国内外应用光动力治疗着色性芽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提出ALA-PDT治疗可以有效破坏着色性芽生菌病致病菌的细胞壁,进一步体外研究表明ALA-PDT治疗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同时,ALA-PDT联合药物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本报告极好的展现了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互相支持,基础研究促进临床应用的价值。

医院蒋献教授作了《无创诊断技术在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专题报告,报告中首先详细阐述多种可以针对皮损颜色、结构和血流灌注变化进行可靠分析的新型无创诊断工具,并综合运用这些无创诊断技术全面评估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建立更加简便、可靠、标准的疗效评估体系,以便为广大临床诊疗工作者提供切实有效的疗效评估手段。

医院张国龙教授作了《日光光动力临床研究进展》专题发言,首先阐述了日光光动力的概念及当前治疗参数的推荐,紧扣国际最新指南及研究成果,结合团队日光光动力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的临床实践,系统全面的向与会医生讲述了日光光动力的治疗流程、参数选择原则以及临床适应症,指出日光光动力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的疼痛问题,但仍需扩大临床研究样本,以便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打下基础。

本次专场聚焦于光动力的最新难点热点问题,回顾了以往总结的经验,并为光动力治疗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光动力治疗专家学者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与肯定。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共谋发展,创造光动力治疗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刘佳薛欢王佩茹医院

46治疗学组专场3

27日上午,虽然珠海的天气有点转凉,但是治疗学组会场仍然火爆。今天上午由许爱娥教授、宋智琦教授、李其林教授共同主持。本场会议的主题是“临床难治性皮肤病的经验分享”。在场参会人员全神贯注的在听课。

首先由主持人治疗学组副组长宋智琦教授为我们带来《非大疱型类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临床上非大疱型的类天疱疮非常罕见,经常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湿疹样、结节性痒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及嗜酸性细胞升高。宋教授以数个临床上曾被误诊的病例开始,展示了非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疹的不典型性。宋教授强调对于该类患者的诊断,直接免疫荧光是诊断的金标准,早期的组织病理可以是不典型的。使用系统性激素治疗前,必须要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与容易误诊的疾病鉴别。国外的数据提示非大疱性类天疱疮占了类天疱疮总数的20%,国内目前没有相关数据,临床上的遗漏率很高。有研究提示90%的非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后期会出现大疱性皮疹,具体时间不等。非大疱性的类天疱疮瘙痒程度往往比大疱性类天疱疮严重。治疗上非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效果逊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性细胞越高的治疗越棘手。从机制上的讲解,宋教授提出,不仅IgG抗体,sIgE抗体、IL5(嗜酸细胞相关因子)对非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也有作用,这点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不同的。宋教授建议对老年的瘙痒剧烈的患者,门诊要完善血常规及sIgE的检查,可以减少临床的误诊。经过这次学习,大家应该对门诊慢性瘙痒常规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多了个心眼吧!

接下来是来自医院的白莉教授,她为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扁平苔藓的综合治疗》。扁平苔藓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分型非常多,可累及多种皮肤粘膜附属器等。白莉教授从扁平苔藓的概述、临床表现、病理等方面,对扁平苔藓做了系统的介绍。白教授特别指出肝病及药物与扁平苔藓的发病关系。因为扁平苔藓类型多,治疗上亦无统一,所以白教授对该病的治疗做了一个系统分级归纳。一线治疗包括局部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及皮内注射。二线治疗包括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皮疹泛发或附属器粘膜明显受累者;维A酸类药物外用及口服对扁平苔藓均有作用,联合糖皮质激素效果更佳。但对糜烂和溃疡皮损不建议使用;甲硝唑因为可以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可以治疗扁平苔藓;窄谱UVB也是一个可以长期安全的治疗。三线治疗很多,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多西环素等)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等)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对激素不敏感的患者,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其对不同类型的LP作用不同)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雷公藤、左旋咪唑、氨苯砜、干扰素、羟氯喹、低分子肝素等)。物理治疗也是一个可靠有效的办法,包括光动力、点阵激光后导入激素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生物制剂对于扁平苔藓的治疗有效果,但价格偏贵。手术方法对于难治性的LP可以直接治愈,但是有局限性。相信大家对扁平苔藓的治疗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三位讲者也是治疗学组的副组长,来医院的木其日教授。她为我们带来《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技巧》。光动力在皮肤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包括皮肤肿瘤、尖锐湿疣、痤疮等。木教授从艾拉光动力的治疗机制开始,包括配药、敷药、光源的选择,讲解了临床上如何操作及注意事项。木教授强调了光动力治疗的禁忌症,包括对红蓝光过敏、有光敏疾病或者正在使用光敏药物以及对艾拉溶液过敏等。对皮肤肿瘤的治疗机制包括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损害肿瘤血管、激活肿瘤免疫,在指南上对于浅表型的皮肤肿瘤或不能手术治疗患者为一级的推荐治疗。具体操作上,木教授建议先预处理(刮薄皮损、冷冻或点阵激光)、足够浓度的艾拉药敷、适当时间及充分暴露的光疗。疼痛是光动力治疗一个常见不良反应,但是不建议使用麻药,因为会影响艾拉药物吸收。冷敷可以改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最后,木教授展示了用光动力治疗的基底细胞癌、疣状表皮痣、皮脂腺痣的病例。特别是皮脂腺痣的病例,虽然目前文献上没找到相关治疗证据,但是本病例的治疗效果非常的好,引起在场观众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hlzs/11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