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血管性病变的激光治疗和

“”和“”,一个百位数和一个千位数,看似简单,但在我们皮肤科可是两个重量级的“大人物”。它们各自代表激光的波长——nm和nm。在医用激光界,它们也是“大咖”级的。

用来治疗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按照激光介质分类的话,它属于液体染料激光;按照波长分类的话,它是nm和nm两个波长,nm发出的是黄光,属于可见光的范围,nm是不可见光,属于近红外光范围;按照激光输出方式分类的话,它属于脉冲式激光,它的脉宽能达到ms级,因此它也叫长脉冲染料激光。它俩有个组合,名字叫“双波长染料激光”。这个黄金组合涵盖了血红蛋白的两个吸收峰值。

图为双波长染料激光

为什么说这两个波长最配呢?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依据的是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选择性吸收血管中的血红蛋白,通过热效应使血红蛋白凝固,从而封闭血管。由nm和nm激光联合,两种波长从同一手柄顺序发射,nm激光将血液暂时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和血栓的结合物,使其比正常血液在nm激光的吸收能力增加了3-5倍,显著降低了nm激光治疗的能量密度(下降2-3倍)。与单波长相比,联合治疗增加了血管性疾病治疗深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在皮肤科,双波长染料激光常用来治疗哪些疾病呢?我科最常见的就是婴幼儿血管瘤了。婴幼儿血管瘤的分类主要包括浅表性、深在性、混合性、网状性、顿挫性和微增生性血管瘤等。当然有些类型的血管瘤是需要个体化综合化治疗的。比如混合性血管瘤,深在性血管瘤,大面积和特殊部位的血管瘤是需要联合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综合治疗的。其次就是用来治疗脉管畸形了,尤其是低流量的脉管畸形,如毛细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血管角皮瘤等,利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进行治疗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科双波长染料激光还可以用来治疗蜘蛛痣、化脓性或非化脓性肉芽肿、新生的红色瘢痕、痤疮红印等等。

治疗过程中患者会略有疼痛或灼热等不适感,以儿童为甚,一般成年人可以很好地耐受,这种感觉被描述为如同橡皮筋弹在皮肤上,治疗结束后这种感觉也会很快消退。治疗后可发生即刻的皮肤紫癜,通常在7-10天可以完全消退,局部的水肿改变一般1-2天可以消除。其它少数情况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水疱、结痂等,一般7-10天可消退。正确的护理,防止治疗区感染,是激光术后的重中之重。

图为双波长染料激光术后的紫癜反应

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设计的脉冲激光疗效显著,风险较低,靶目标暴露激光的时间短于它的热弛豫时间时,特异的色基或靶目标能在组织热损伤最小的情况下被选择性的破坏,但是这些激光也有它们独特的并发症,有引起色素改变、表皮损伤、皮肤纹理改变的可能。总之,任何激光在使用不当的时候都可能导致正常组织的损伤。激光的重复频率过高、光斑间的过多重叠、过高的能量设置及患者的特殊体质都可能使治疗产生副作用。因此这需要激光操作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来预先评估病变的不同情况,给出合理的治疗参数。

把大象成功装进冰箱需要三步就足够了!我们治疗血管性疾病同样也需要三步:

1、和的完美搭配是治疗成功的第一步。

2、激光操作者合理的能量设置和细致的治疗是成功的第二步。

3、第三步就是遵医嘱正确护理,定期复查,必要时联合其它方法就可以了。

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根会教授最终审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hlzs/1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