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萌喵
猫猫百科知识大全
欢迎来撩
各位铲屎官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沙雕编辑狗子。
今天我来带大家认识一下给猫猫看病时让人头晕眼花的血检报告。
必要的检查对找出病因十分重要,所以当医院时,医生会首先做一些检查,之后再下诊断。尽管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向主人解释,但是如果能大体看懂那些天书一样的检查报告,总会让各位老父亲老母亲们更加安心。
所以今天狗子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血常规报告中,到底写了些啥?!!
血常规CompleteBloodCount(CBC)
先来看看血常规的定义:
也就是说血常规是对血液中的三种细胞成分从数量到形态分布等的一个全面检查,能够大致判断身体 缺水、贫血、感染以及凝血能力,也可以判断身体的免疫系统状况。血常规 对于出现发热、虚弱、牙龈发白、食欲不振、呕吐的宠物都是极为必要的。
那么要想看懂血常规的报告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血液的组成。
猫血液的组成部分大致与人类相似,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1.红细胞(redbloodcell)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主要负责运送氧气,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其中,红细胞的组成部分之一血红蛋白负责与氧气结合。当血液里的红细胞有显著减少时,说明可能存在贫血症状。
2.血小板(platelet)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凝血的细胞。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
(没错,血小板就是今年最火的萌物之一,顺便夹带些私活,安利一下《工作细胞》,有趣的健康科普动画。)
3.白细胞(whitebloodcell)白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负责抵抗外来入侵者。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所以看血检报告时,白细胞是判断是否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了解医院的化验单,因为很多化验单上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全是英文字母!还没有中文翻译啊啊啊!想要看懂化验单,学好英语是关键,我们在下图重整理出来了各种血液成分的英文名称以供参考,这些英文字母都与要化验的项目有关,要么是首字母缩写,要么是前几个字母的缩写。
那么我们先从红细胞说起。
红细胞相关指标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HGB/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RBC属于检查红细胞的基本项目,减少提示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慢急性失血,如术后、产后或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钩虫病等寄生虫引起的慢性出血;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需要结合其他几项进行综合分析。
2HB的变化大部分情况与RBC大体相同,但在某些贫血症状中,如缺铁性贫血,HB减少RBC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HB减少RBC减少。
3HCT表示的是红细胞在血液中占的体积,与红细胞数量与大小有关。在诊断中常用于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及鉴别贫血的原因。
4MCV、MCH、MCHC其实是根据前三个数值算出来的平均值,是更细化准确的数据。能表示患病猫猫的红细胞形态,用于鉴定贫血的类型。
5RDW相当于是对MCV进一步细化的指标,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变异的参数(可理解为辅助判断红细胞变异的程度),常以CV%,即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明显增加通常为缺铁性贫血。
血小板相关
血小板计数(PLT/PT/BPC):此数值表示血液的凝血能力,在猫患有猫瘟的情况下该数值可能会随着白细胞数量一同下降。
白细胞相关
总体数据由白细胞计数(WBC)表达,其余细分各项分别为几种白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计数(WBC)是一个反映猫咪抵抗能力的数值,是一个非常直观各种感染疾病在病猫体内发展情况的数值。数值增加说明体内可能有感染,而白细胞数值大量下降则是判断猫瘟的一个重要指标。白细胞的数值正常情况下会有一些波动。
当白细胞异常增加时要再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DC)进行分析;而减少时有时则需要检验髓象来进一步诊断。
(髓象也是人类判断白血病时的一个重要检查,在具体操作中也就是俗称的“做骨穿”。)
其他指标
LYM%、MID%、GRAN%、LYM#、MID#、GRAN#、MON%、MON#分别是与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相关的指数。%表示在血液中的百分比,而#表示在血液中的数量。
1中性粒细胞(NEU)
病理性增多:急性或慢性溶血反应和失血性紊乱、病原生物的感染和传染、组织损伤和坏死等。
减少:脾机能亢进和门脉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化学损伤、放射性损伤、骨髓紊乱、遗传因素。
2淋巴细胞(LYM)
增多:见于病毒感染、慢性感染、手术后、白血病和血液寄生虫感染。
减少: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辐射。
3单核细胞(MON)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后期
减少:无临床意义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
增多:检测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急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
胞肉芽肿。
减少:正常的猫缺少此细胞。完全消失表示病情严重。
注意:这一数值有时被血检中的“%M (中间细胞百分率)”涵盖。
5嗜碱性粒细胞(BA)
病理性增多:见于慢性白血病、心丝虫病、骨髓增殖增或纤维化、高血脂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胃肠疾病、变态反应、甲状腺机能降低、黏液性水肿。
附:
作者:狗子
编辑:仙女鹅
狗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