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
广东人,
已婚,
左乳,肉芽肿性乳腺炎
王女士在两个月前左乳被发现有10×8cm的巨大肿块,不久后又出现乳房皮肤大面积破溃,迁延不愈。家住惠州的王女士医院,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甚至有医生建议她切除全乳。王女士在绝望中经朋友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远东乳腺科史洪军主任随即为王女士完善了相关检查,经过首诊发现,王女士王女士右乳肿块已长到15cm,皮肤破溃也越来越大了,占据了大部分乳房并伴有白色分泌物,左侧乳房变得“千疮百孔”。
在重新进行仪器、化验等必要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左乳肉芽肿性乳腺炎。在给予中西医+物理等相关治疗后,王女士左乳巨大破溃面已明显收敛缩小了,肿块也明显缩小变软。2个月后,原本占据王女士大部分乳房的破溃皮肤完全闭合了,肿块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中西医+物理等相关治疗呼吁赶紧科普“肉芽性乳腺炎”“看着一个个还未结婚生子的年轻女仔,不幸患上非哺乳期乳腺炎,胸部变得‘千疮百孔’,疾病的折磨使她们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活力,也让她们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而这类‘冷僻’的疾病近年来却发病率不断在上涨,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科普宣教成为了当前最紧要的事情。”远东乳腺科史洪军主任告诉笔者。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非细菌感染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形成肉芽肿为特点,具体病因不明。近年来,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病情也渐趋复杂化、严重化。病变范围累及到1/2乳房,甚至整个乳房的屡见不鲜;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可出现新进展,新发病灶层出不穷;由于病变范围广泛、新旧病并存,乳房皮肤难以“负重”,多个溃烂口使乳房外形“千疮百孔”。
趋势“孤僻”的疾病如今呈高发据了解,这种病以前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而且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虽然不致命,却很能折磨人。治疗时间也比较漫长,病情容易反复,特别是对于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夏天医院换药的感受,想想都害怕。
得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患者,90%的肿块始发于乳腺外周部位,随后红肿破溃,25%伴发腿上结节红斑或变应性血管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伴有多发关节痛或关节红肿。有人还会伴有头痛、干咳、高烧等症状。
由于我国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处在启蒙阶段,此病经常被误诊为其他乳腺疾病,耽误患者治疗时机,认知和研究的不足为该病的治疗带来困难。那么面对这种复杂而神秘的疾病,预防是否束手无策?史洪军主任介绍说,育龄期、非哺乳期的女性需要注意乳房的卫生,特别要避免在月经期发生乳腺外伤,尽量少吃被雌激素污染的食物,少用避孕药。对于哺乳期的妇女,尽可能在哺乳后把乳汁排净。
1怎么预防肉芽肿性乳腺炎
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研究表明,患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病人,78%在哺乳期有哺乳障碍,即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因此哺乳期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至关重要。
详情↓
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时间不能少于6个月。
哺乳时注意双侧乳房的均衡性,多喂奶,尽量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
如果出现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应尽早行专业人工乳管疏通。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病从口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重要意义。
不食用人工喂食过激素或添加剂的食物,洗净食物表面的农药残余,尽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避免乳房外伤:外伤可能是导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一个诱因。因此在哺乳、性爱中需时刻注意保护乳房,避免外伤的发生。
(除此之外,不正规的乳房保健也有可能诱发该病。一些病人患病前做过乳房的推拿按摩、火罐、刮痧等。乳房皮肤及腺体柔嫩,推拿手法必须轻柔,乳房部位是不建议做火罐和刮痧的)。
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如若未能准确及时诊断,易造成炎症反复,迁延不愈,只能扩大切除乳腺范围,术后易造成乳房外观不雅、畸形;甚至当炎症范围较大时,只能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由此造成的后果,给青年女性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
远东乳腺科史洪军主任建议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应早期准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
筛查地点:医院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