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
炎症介质
血管扩张
组胺、5-HT、缓激肽、PGE2、PGE1、PGD2、PGI1、NO
血管通透性增强
组胺、5-HT、缓激肽、C3a、C5a、LTC4、LTD4、LTE4、PAF、活性氧化代谢产物、P物质
趋化作用
C5a、LTB4、细菌产物、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因子、IL-1、TNF
发热
细胞因子(IL-1、IL-6、TNF)、PG
疼痛
缓激肽、PGE2
组织损伤
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2)炎症介质的共同特点:①炎症介质可以来自血浆和细胞;②多数炎症介质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活性;③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者多种靶细胞,对不同的细胞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④炎症介质是被精细调控的。(3)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①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②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脂质素具有促进和抑制炎症反映的双重作用。③白细胞产物。④细胞因子:IL-2、IL-4;调节自然免疫:TNF-?、IL-6;激活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各种炎症细胞的化学趋化因子;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⑤血小板激活因子:由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⑥一氧化氮。⑦神经肽:可传导疼痛,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4)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补体、凝血系统是重要的炎症介质。①激肽系统激活的最终产物是缓激肽,缓激肽引起疼痛。②补体:C3a、C5a、C4a使血管通透性增强。C5a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可以促进白细胞黏附和炎症介质的释放。③凝血系统。4.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1)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要特征,以血清渗出为主,好发于皮肤、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处。(2)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①发生于黏膜: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菌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常见于白喉、细菌性痢疾。②发生于浆膜:如“绒毛心”。③发生于肺: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常见于大叶性肺炎。(3)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化脓性炎可分为:①表面化脓和积脓:发生在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出。②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③脓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发生在皮下和内脏。脓肿的病理变化为中性粒细胞局限性浸润伴局部组织化脓性溶解破坏,形成脓腔。(4)出血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三、慢性炎症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1)一般慢性炎症的特点:①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②主要由炎症细胞引起的组织破坏;③出现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细胞。(2)主要慢性炎症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2.慢性肉芽肿性炎(1)慢性肉芽肿性炎概念:慢性肉芽肿炎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肉芽肿是由肉芽肿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2)慢性肉芽肿的病因: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和异物(手术缝线、石棉等)。(3)慢性肉芽肿的病变特点: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4)异物性肉芽肿:缝线,滑石粉等。(5)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病、麻风、梅毒、血吸虫病、风湿病、伤寒。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郎格汉斯(Langhans)巨细胞,再向外为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节周围还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专业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